王德光
  • 教育程度: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电话:

  • 邮箱:takkwong@szu.edu.cn

  • 地址:汇星楼414

教程程度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邮箱 takkwong@szu.edu.cn
地址 汇星楼414 教育经历 2004.09-2010.07,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数学专业,博士</br>
2002.08-2004.08,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硕士</br>
1999.09-2002.07,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数学(精研组)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25.07至今,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br>
2016.07-2025.06,香港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br>
2012.07-2016.06,宾夕法尼亚大学,Hans Rademacher 数学讲师</br>
2010.08-2014.07,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博士后
研究领域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分析学、应用数学、控制理论与最优化,包括以下研究方向</br>
流体力学</br>
可积系统</br>
动力学理论</br>
数学生物学</br>
数学经济学/金融学</br>
平均场型控制问题</br>
平均场博弈论
获得荣誉 AMS-Simons Travel Grant (2013.07-2016.06) </br>
宾夕法尼亚大学,Math Department Good Teaching Awards (Fall 2013, Spring 2014) </br>
裘槎基金会博士后研究奖学金 (2010)
教学课程 偏微分方程
科研成果 5篇最具代表性论文:</br>
1.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steady solutions to the hydrostatic Euler equations in a nozzle (with Wang Shing Leung, Chunjing Xie). Arch. Ration. Mech. Anal. 248 (2024), article no. 116.</br>
2. Magnetic confinement for the 2D axisymmetric relativistic Vlasov-Maxwell system in an annulus (with Jin Woo Jang and Robert M. Strain). Kinetic & Related Models, 15 (2022), no. 4, 569-604. </br>
3. The inverse first passage time problem for killed Brownian motion (with Boris Ettinger, Alexandru Hening). Ann. Appl. Probab. 30 (2020), no. 3, 1251–1275.</br>
4. Local-in-tim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solutions to the Prandtl equations by energy methods (with Nader Masmoudi). Comm. Pure Appl. Math. 68 (2015), 1683–1741.</br>
5. On the H^s theory of hydrostatic Euler equations (with Nader Masmoudi). Arch. Ration. Mech. Anal. 204 (2012), no. 1, 231–271.
科研项目 近5年代表性项目:</br>
1. 薄层方程的数学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6.01-2030.12, 主持)</br>
2. 控制一类具有奇异系数的抛物微分方程经典解的增长:一些经济学中长久未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优配研究金,2022.01-2024.12,主持)</br>
3. 综合偏微分方程及随机分析方法来破解一般平均场类型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优配研究金,2021.01-2023.12,主持)

个人简介

现为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的数学分析,其中包括方程的适定性、解的结构以及长期渐近行为等各方面具体应用领域涵盖控制理论、流体力学、可积系统、动理学理论、数学生物学、数理经济与金融以及平均场理论等。

教育经历

  • 2004.09-2010.07,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数学专业,博士
    2002.08-2004.08,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硕士
    1999.09-2002.07,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数学(精研组)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 2025.07至今,深圳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6.07-2025.06,香港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
    2012.07-2016.06,宾夕法尼亚大学,Hans Rademacher 数学讲师
    2010.08-2014.07,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博士后

研究领域

  • 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分析学、应用数学、控制理论与最优化,包括以下研究方向
    流体力学
    可积系统
    动力学理论
    数学生物学
    数学经济学/金融学
    平均场型控制问题
    平均场博弈论

获得荣誉

  • AMS-Simons Travel Grant (2013.07-2016.06)
    宾夕法尼亚大学,Math Department Good Teaching Awards (Fall 2013, Spring 2014)
    裘槎基金会博士后研究奖学金 (2010)

教学课程

  • 偏微分方程

科研成果

  • 5篇最具代表性论文:
    1.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steady solutions to the hydrostatic Euler equations in a nozzle (with Wang Shing Leung, Chunjing Xie). Arch. Ration. Mech. Anal. 248 (2024), article no. 116.
    2. Magnetic confinement for the 2D axisymmetric relativistic Vlasov-Maxwell system in an annulus (with Jin Woo Jang and Robert M. Strain). Kinetic & Related Models, 15 (2022), no. 4, 569-604.
    3. The inverse first passage time problem for killed Brownian motion (with Boris Ettinger, Alexandru Hening). Ann. Appl. Probab. 30 (2020), no. 3, 1251–1275.
    4. Local-in-tim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solutions to the Prandtl equations by energy methods (with Nader Masmoudi). Comm. Pure Appl. Math. 68 (2015), 1683–1741.
    5. On the H^s theory of hydrostatic Euler equations (with Nader Masmoudi). Arch. Ration. Mech. Anal. 204 (2012), no. 1, 231–271.

科研项目

  • 近5年代表性项目:
    1. 薄层方程的数学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6.01-2030.12, 主持)
    2. 控制一类具有奇异系数的抛物微分方程经典解的增长:一些经济学中长久未决问题的解决方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优配研究金,2022.01-2024.12,主持)
    3. 综合偏微分方程及随机分析方法来破解一般平均场类型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 优配研究金,2021.01-2023.12,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