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纪强
  • 教育程度: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电话:

  • 邮箱:fengjq@szu.edu.cn

  • 地址:汇星楼405

教程程度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邮箱 fengjq@szu.edu.cn
地址 汇星楼405 教育经历 2005.9-2011.6,深圳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11年7月至今,深圳大学助理研究员、讲师和副教授。 研究领域 群体智能、神经网络稳定性、无线信号渗透增强的超表面原理和神经动力学优化算法。
获得荣誉 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深圳大学2024年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奖。 教学课程 应用泛函分析、小波分析与应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
科研成果 <p>
在《IEEE Trans. Neural Netw. Learn. Syst.​》《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 Syst.​》《Neurocomputing》《Neural Netw.》《Chaos Solitons Fractals》和《Chaos》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专利20余项和软著2项。<p>课题组搭建了“算力仿真-样品制备-实物测量”的完整基础科研平台。<p>课题组研究成果“大尺寸节能电磁玻璃”样品已在实体建筑安装测试,通信信号增强效果明显,受到了责任专家和评审专家的认可;遴选参加了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成果展;并依托数学学科获深圳大学2024年一级学科社会服务贡献三等奖。 <br>
<br><br></p>
科研项目 <p>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br>
主持在研项目课题为:<br>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毫米波信号渗透增强的高性能低碳玻璃研究,2023.12-2026.11,335.3万;<br>
[2]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B5G信号透射增强的绿色建筑用发电玻璃关键技术研发,2023.11-2025.10,50万。<br>
另外,参与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语法进化和代理辅助模型的车辆路径多目标超启发式方法研究,2022.1-2025.12.<br>
<br><br></p>

个人简介

冯纪强,男,博士,副教授,博导硕导,中国稀土玻璃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无线信号渗透增强的超表面数学原理和神经动力学优化算法,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计划等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专利20余项和软著2项,参编教材《数值泛函及其应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教育经历

  • 2005.9-2011.6,深圳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 2011年7月至今,深圳大学助理研究员、讲师和副教授。

研究领域

  • 群体智能、神经网络稳定性、无线信号渗透增强的超表面原理和神经动力学优化算法。

获得荣誉

  • 深圳市后备级高层次人才;深圳大学2024年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奖。

教学课程

  • 应用泛函分析、小波分析与应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等。

科研成果

  • 在《IEEE Trans. Neural Netw. Learn. Syst.​》《IEEE Trans. Syst. Man Cybern. Syst.​》《Neurocomputing》《Neural Netw.》《Chaos Solitons Fractals》和《Chaos》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完成专利20余项和软著2项。

    课题组搭建了“算力仿真-样品制备-实物测量”的完整基础科研平台。

    课题组研究成果“大尺寸节能电磁玻璃”样品已在实体建筑安装测试,通信信号增强效果明显,受到了责任专家和评审专家的认可;遴选参加了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成果展;并依托数学学科获深圳大学2024年一级学科社会服务贡献三等奖。


科研项目

  •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
    主持在研项目课题为: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毫米波信号渗透增强的高性能低碳玻璃研究,2023.12-2026.11,335.3万;
    [2]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B5G信号透射增强的绿色建筑用发电玻璃关键技术研发,2023.11-2025.10,50万。
    另外,参与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基于语法进化和代理辅助模型的车辆路径多目标超启发式方法研究,2022.1-2025.12.